当前位置:
  
资讯中心
    
《人民日报》发表李国英部长署名文章: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
来源:人民日报 | 作者:人民日报 | 发布时间: 2022-03-22 | 247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 

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  

——写在2022年“世界水日”和“中国水周”之际  


水利部党组书记、部长  李国英  


3月22日是第三十届“世界水日”,第三十五届“中国水周”的宣传活动也同时开启。联合国确定今年“世界水日”的主题是“珍惜地下水,珍视隐藏的资源”,我国纪念今年“世界水日”“中国水周”活动的主题是“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”。  

水是万物之母、生存之本、文明之源。水利事关战略全局、事关长远发展、事关人民福祉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我国国情水情,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,提出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的治水思路,确立起国家的“江河战略”,部署推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,为新时代治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、水资源节约、水生态保护修复、水环境治理,开展一系列根本性、开创性、长远性工作,书写了中华民族治水安邦、兴水利民的新篇章。在地下水保护治理和河湖生态保护方面,通过实施国家节水行动、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、全面建立河湖长制、推进实施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,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深层次变革,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全局性优化,江河湖泊面貌实现历史性改善。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,2021年底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水位较2018年同期总体上升1.89米,深层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4.65米,永定河实现26年来首次全线通水,白洋淀生态水位保证率达到100%,潮白河、滹沱河等多条河流全线贯通。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“生命”,越来越多的流域重现生机,越来越多的河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。  

水安全是生存的基础性问题,河川之危、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、民族存续之危,要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。受特殊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制约,加之流域和区域水资源情势动态演变,我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仍面临制约,解决河湖生态环境问题仍须付出艰苦努力,水旱灾害风险隐患仍是必须全力应对的严峻挑战。我们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统筹发展和安全,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,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、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、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、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。

  
资讯中心